清澗喜獲“陜西省民間文化之鄉”稱號
“陜西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評審命名結果近日揭曉,清澗縣被省文化廳授予“陜西省民間文化之鄉”。
據了解,清澗道情常年活動在清澗城鎮鄉村,是老百姓重要的文化娛樂活動之一,在偏僻山村的溝峁上,一年四季勞作的農民可以隨意吼出膾炙人口的道情,是本地人民群眾重要的精神文化食糧。清澗道情,從可考資料看,其曲調產生于唐朝,道情戲始于明清時期。后經過發展逐漸形成了主體韻味的原始性、唱腔細節的隨創性、音樂元素的包容性、情感表達的多樣性等基本特征,解放戰爭時期的一曲《翻身道情》唱紅了大江南北。近年來,清澗縣高度重視清澗道情的傳承和保護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涌現出了以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白明理、市級非遺傳承人惠東蓮等為代表的道情優秀人物和一大批道情演唱愛好者。
清澗縣2004年被文化部命名為“道情之鄉”,清澗道情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遺項目。